当前位置:热帖资讯网 >> 新闻资讯 >> 文章正文

大学生“内卷化”:竞争还是内耗

发布于:2020-11-10 被浏览:3016次

最近,“内卷化”这个词开始流行。

“内卷化”的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阶段达到一定形态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然而,最近这个词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网上讨论。

随着高校进入严词时代,大学生可以划船毕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很多大学生说“内卷化”的热情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调侃,更是大学生面临学习和自我发展诸多压力的真实写照。如何破解“内卷化”,也是每个大学生需要完成的人生任务。

大学里的“内卷”有多少种操作?

说到“内卷化”,最早的“来源”就是几个名校学霸的图片。

几幅大学生朋友圈的“内卷”图如下:有人骑自行车看书,有人宿舍床上堆满了书,甚至有人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用电脑写论文。这些照片首先在清华的北大校长中流传。之后,一些热门词汇如“清华王娟”,如“骑自行车看电脑”,出现在热搜中,相关表情包也出现在很多大学生社交软件中。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的记者采访了许多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发现大学生中的“内卷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史克宇用一个例子说明了“内卷化”。“比如老师对论文作业字数的要求是5000字左右,但很多人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选择写8000到10000字甚至更多。最后几乎每个人的作业都大大超过了老师的要求,能拿到满分的学生比例是固定的。”

“这意味着,就论文作业而言,字数远超要求,刚好达标的结果是差不多的,因为大家普遍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大家的最终收入并没有显著增加。”史克宇说。

来自北京大学科学专业的杨凯(化名)说,“内卷化”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非常普遍。

“最早,可能我学了一个小时,我同学学了一个半小时。后来他比我多得了一分。现在,我的同学已经学习了五个半小时。我别无选择,只能学习五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比我多得了一分。从结果来看,什么都没变,但我们都参与了这一生。”杨凯说。

汪洋(化名)是北京某985大学的学生。回想起大一暑假的一个作业,汪洋还是很感慨:“那是我本科除了准备毕业设计之外最忙的一周。”

当时汪洋的任务是用他的知识做一个电子日历。作业的评分标准是:学生提交的日历功能越多,分数越高,分数最高的作品评为满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们会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作品接近最高分。这意味着只要有维修的余地,他们就会不断给自己的电子日历添加新的功能。

“所以,大家一直在改进作业,一直在做,一直在做,几乎所有人都完成了最后的交付日期。”汪洋说:“然后我们就大一了!”

最近,复旦大学法学院的陈家瑛勉强考上了。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报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个声音告诉我,考试跟我学过的专业关系不大,是不必要的考试。如果我现在开始准备,可能会占用更多本该用来攻克专业课的时间;另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我通过了计算机考试,我就可以获得另一个技能证书,这个证书会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加分项体现在各种简历中,让我在求职中比别人更有竞争力。”最后,陈家瑛决定报考,准备工作随即开始。

“内卷”,无效消耗还是竞争动力?

如果分析“内卷化”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个词:竞争。

进入大学后,“优秀”的定义变得多元化,大学生对自身学业发展和未来人生规划的选择比中学时期丰富得多。但是,每条路上总会有更多“厉害”的人:如果你想做科研,有的人会发越来越多的重要论文;想玩社团,有的人兴趣更高,专业水平更高;找工作,有的人在简历上积累了更多的证书和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内卷化”也是对竞争压力的正常反应。

“随着竞争的加剧,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竞争力,以赢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也被‘内卷化’所驱使,不断克服困难。”陈家瑛说,“即使这种进步是被动的,当我们这样做并回顾过去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曾经认为的困难实际上正是如此。”。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中国顶尖大学“绩点为王”的现象,称很多顶尖大学的学生因为“内卷化”而迷茫。“这些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在极限竞争中成功地取得了压倒性的增长。同行PK累坏了。”

有大学生认为竞争一直存在,网上关于“内卷化”的讨论更多的是销售焦虑。

何如松,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仪器系研究生,与“清华学神”同系。

“那个骑车不忘看电脑的同学,学习态度很踏实,我很佩服他。他其实不是那种被网友嘲讽的‘天才’,但他一直都是一步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贺说:“他其实有各种娱乐活动,可以好好学习,好好玩耍。我觉得这种心态很好。”。

何如松已经在清华校园呆了四年。回头看,他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的内卷感。“我周围的学生并没有感觉到‘参与’。也许我们都是佛教徒。至于那些特别厉害的“大佬”,本来就有能力,那“量”呢?对于我想实现的目标,我可以通过广义的努力来实现。不过,如果有时候竞争太大,那我就直接放弃了。”他对如松说。

何如松认为,网上关于“内卷化”的讨论,本质上多是关于推销焦虑,很少有理性的表达。大部分人只关注“内卷化”下的激烈竞争,现实生活中却无所事事,继续做“咸鱼”。“对大部分人来说,竞争是存在的,想往高处走,就得比别人更努力。打招呼是没用的。还不如多花点时间泡图书馆。

如何不被“卷”?竞争并不是量的比拼

如今,大学生中“圈外”的“内卷化”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化”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化”,远离“内卷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大学进入“严词”时代,严控教学、增加大学生负担成为大学的重点任务,大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更大的学业压力。压力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然而,如何积极看待这种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还需要高校的相应指导。

“学生们常常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他们忙忙碌碌,认真努力地学习,但似乎并没有取得多大的突破,也没有多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记者。

对未来和现在的迷茫,让很多大学生陷入“内卷化”。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生既没有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也没有较低的自主学术参与水平,32.8%的学生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但行动滞后。在本科院校,近42%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陈阳说“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是由人类学家吉尔特提出的。在中国,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最早用“内卷化”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有同学把“内卷化”当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让人筋疲力尽。“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实际上脱离了吉尔特和黄宗智的初衷”。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余汉宇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经常陷入“内卷化”。

“比如有些毕业生在找工作。如果我看到你发朋友圈,你这周参加10个讲座,我下周参加20个讲座,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还要花钱排版美化。”余涵予说。

“现在内卷更多的是一个消耗能量的无尽循环。其实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个人是可以理解这种竞争和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的。但是,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希望学生自觉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在无限循环中。”余汉宇告诉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的记者。

余汉宇说,他经常和学生强调“思维意识”。在她看来,很多大学的考核并不是一个量化的竞争,所以学生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整合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剖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的竞争环境,结合大势来训练和发展自己。

陈阳认为,面对“内卷化”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挑战。她说:“学生自己需要明白‘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的家长,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

标签: 内卷 大学生 竞争

上一篇:一个月内 哈工大五位退休教师相继去世

下一篇:2020教育突破

热帖资讯网整站推荐
本类推荐
TOP 10